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的出现,让观众眼前一亮,由此开启了红色题材影片的创新之路。
近年,以红色题材电影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亮点频频。《金刚川》《悬崖之上》《我和我的祖国》等代表作品,既保持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同时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理念,以更立体化的方式塑造角色,以更高新的技术打造动作场面,实现了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的突围。
今年,又将有一批优秀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与观众见面。我们拭目以待。
红色题材电影票房口碑兼得,更是今年影市主流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悬崖之上》《金刚川》……近年,众多主旋律影片,在市场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尤其受到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旋律题材影片是影市主流。截至目前,已有多部此类影片进入待映名单。如,《1921》《革命者》将于7月1日上映;张艺谋执导的《狙击手》将于7月30日全国上映;《铁道英雄》将于2021年国庆节期间正式上映。此外,博纳影业的《中国医生》《长津湖》有望年内上映。由浙江影视集团和珠江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影《红船》也将于近期上映。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多位业内人士纷纷认为,如今的主旋律题材影片回归电影本质,找到了更接地气、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路径,有了更多年轻观众成为拥趸。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金刚川》编剧赵宁宇表示,中国主旋律电影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作;到2002年、2003年,电影产业改革,主旋律影片升级,像《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在叙事、视听美学、人物定位和观众共情上,给了我们这代创作者很深的影响;现阶段,又有一批中青年电影导演投入主旋律电影的创作。
《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影片的导演尹力认为,如今许多主旋律题材做到了口碑市场双丰收,“这些影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同时兼顾到了艺术属性、工业属性和科技属性。”
手法创新,令红色题材影片成功“出圈”
那么,近年,以红色题材影片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是如何打破传统套路,借用创新手法吸引观众的呢?
故事:大时代背景和小人物经历有机结合
正在热映的《守岛人》,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感人事迹创拍,它把一个崇高的时代楷模,还原到了一个平常的状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即将上映的《1921》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全景式再现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先辈们……纵观近年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方式,越来越多的影片将大时代背景和小人物的经历有机结合。
“回到历史现场,他们就是一个个普通人。只有回到人物本身,我们才有可能更准确地去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在近日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举行的论坛上,《1921》导演郑大圣表示,《1921》经过再三讨论,最终确定展现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热血青年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这个宏大的题材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
《悬崖之上》以群像化的呈现塑造了影片中各具特色和个性的小人物形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叙事线和感情线,情节发展扣人心弦。同时,影片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也更人性化,他们“有柔有弱,有疼有怕,有畏有惧”,展现了英雄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表示,“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用艺术化的手法还原历史事件,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技术:特效升级,大片范儿足
战争场面是红色题材影片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影工业体系逐渐走向成熟,许多红色题材影片在技术层面更为出彩。
博纳“中国胜利三部曲”中的《长津湖》,就有大量的战争场面。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透露,《长津湖》在制作规模方面创下全新纪录,为了逼真呈现在冰雪天气里士兵嘴里的哈气,以及身上抖落的尘屑等这种细致入微的画面,整部影片有100多家特效公司共同参与,保证影片的每一帧都近乎完美。
由张艺谋张末父女首次联合导演的新片《狙击手》,则是张艺谋首次挑战全战争场景的电影拍摄,在长白山全冰雪实景拍摄。在技术层面,张艺谋继续与御用金牌团队一起合作,令其更多对画面的想法实现落地。
服务热线 0371-60673001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9号新芒果大厦3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