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内市场尝试良久,未能找到商业化模式后,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走出院外。健康管理,自然而然成为最受互联网医疗企业最喜欢的赛道。
2022年7月6日,“慢病管理第一股”——智云健康成功登陆港交所,验证了资本市场对于慢病管理的认可。11月21日,在2022年即将结束之际,chinamedicinecity.com,另外一家“慢病管理”企业方舟健客,对港交所主板发起了冲击。
据方舟健客招股书披露,2022年上半年,方舟健客销售成本高达8.4亿元。方舟健客的业绩,似乎都是基于高投入,这也为其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影响。
一方面推动了业务的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方舟健客上交了294.7万付费用户、和9.93亿元营收的成绩单;
一方面造成了公司的亏损:2022年上半年,方舟健客亏损1.32亿元,报告期内累计亏损约7.35亿元;
另一方面提供了公司转型的难度:截至目前方舟健客年均研发投入不超过营收的3%,仅取得4项专利,销售为主的观念制约了技术发展和转型。
01
不愿依靠卖药的健康管理
早在2009年,还未创立方舟健客的谢方敏,dghmbz.com,就已经关注医药电商领域。不过,通过与众多行业从业者的沟通,让谢方敏意识到仅仅通过医药电商,很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是传统医疗行业的痛点。
2021年,谢方敏建立了方舟健客,通过整合互联网与传统医疗,开拓移动医疗业务,以实现健康管理。基于谢方敏的行业积累,在成立当年方舟健客就获得了线上药店牌照;2021年,方舟健客成为最早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机构之一;2021年,方舟健客开始自营健客移动应用程序及网站。
方舟健客业务专注于慢病管理,以满足慢病(如高血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慢病)患者未获满足的需求。如今,方舟健客已经探索了“医-药-患-险-知”的互联网慢病服务闭环,不过目前主要业务依然是综合医疗服务、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和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三个业务。基于三大业务,方舟健客正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慢病管理服务,包括综合医疗服务及线上零售药店服务。
△三大业务
方舟健客能够在一众互联网医疗企业中较先交表,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方舟健客累计获得5轮融资,融资规模合计约为1.746亿美元。不过,此前方舟健客似乎有虚报融资额的嫌疑,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方舟健客融资额高达2.8亿美元,两者数值相差超过1亿美元。
在资本的助力下,方舟健客在报告期内分别取得了3.03亿元、11.6亿元、17.59亿元、9.93亿元的营收。不过,方舟健客同样未能逃离卖药的窠臼,2021年到2022年前6月,线上零售药店业务分别贡献了2.22亿元、8.64亿元、10.11亿元和6.23亿元的营收,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73.4%、74.5%、57.5%及62.8%。
不同的地方在于,方舟健客的综合医疗服务发展迅速,2021年到2021年,综合医疗服务分别贡献了6975.7万元、2.82亿元和7.1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23%、24.3%和40.9%。综合医疗服务的发展,让方舟健客的抗风险性更高。
△三大业务营收情况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用户量也是一个关键指标。2021年、2021年、2021年及2022年前六个月,方舟健客付费用户数分别为68.1万人、195.4万人、253.8万人和294.7万人,付费转化率分别为19.8%、29.1%、32.6%及35.2%。
在方舟健客营业数据激增的背后,是高昂的营销成本。报告期内,方舟健客的营销成本分别高达2.6亿元、9.29亿元、15.4亿元和8.4亿元,高投入刺激下的营收是否有可持续性值得关注;行政成本则为3385.2万元、1.01亿元、1.38亿元和7821.7万元。与行业普遍情况一样,在付出高昂运营成本后,方舟健客也处于长年处于亏损当中。报告期内,方舟健客的亏损额分别为1.3亿元、9002.4万元、3.04亿元和1.32亿元,累计亏损约7.35亿元。
02
规模化慢病管理,
最需要的是技术基础
现如今,提到健康管理,很多人认知就是用药和问诊,又或者增加一些保险,以形成“医药检险”的生态。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非常地庞大,兼容了多个学科体系,干预手段也更加多样,涉及人类健康或者疾病的方方面面,临床医学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对于患者来说,真正的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如何用药,同样需要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更好的管控身体。真正的健康管理需要穿透疾病全流程,最终提高用户生命的长度和质量。
服务热线 0371-60673001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9号新芒果大厦3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