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贯彻中央精神,贵阳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快速落实。2018年,贵阳市探索开展清镇市首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2019年,建设观山湖区和乌当区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坚持“价值引领、为民服务、整合资源、志愿服务、重在实践、探索创新”;2020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通过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全力推动试点建设工作。
近三年来,贵阳市在清镇市、乌当区、观山湖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开试点,以“制度化推进、品牌化运作、多元化发动、全面化融合”的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开展,积极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五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高位统筹 做好文明实践顶层设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了让该载体发挥更好的作用,贵阳市以制度化立足,高位统筹,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顶层设计。
注重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体制机制建设——
制定下发《贵阳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贵阳市推进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成立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统筹指导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和对口联系督导制度——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主任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及对口督导会议,研究审议深化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机构设立、人员调配等,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力推进督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市、县、乡镇、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铺开——
贵阳市将“实现市、区(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100%”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目标任务,在不断完善清镇市、乌当区、观山湖区全国试点的基础上,将其余7个区(市、县)纳入贵阳市级试点,通过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截至今年10月,贵阳市共投入1.27亿元,建成市级实践中心1个,县级实践中心10个,实践分中心63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40个,村(居)实践站1480个,实践基地21个,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搭乘大数据快车文明实践亮点纷呈
作为“中国数谷”的贵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搭乘大数据发展的快车是必然的选择。
贵阳市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和融媒体中心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运行路径,努力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贵阳经验”。
线上和线下同频共振——
贵阳市打造了“1+5+N”为核心的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系统。“1”即统一的管理平台,“5”即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大核心板块,“N”指的是特色功能板块。各层级各板块既相互独立、又通过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构建了多级联动的网络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云平台通过线上收集群众需求、发布实践服务项目、招募注册志愿队伍、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等,在线下发挥区(市、县)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实践所、村(居)实践站作用,网上“接单”网下做,让志愿服务的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融会贯通——
服务热线 0371-60673001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9号新芒果大厦30层